在刚刚进入的10月,亚马逊迎来了年度“Prime Big Deal Day(会员秋季大促)。这场全球促销盛宴再次刷新了GMV纪录,根据Insider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2025年亚马逊秋促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2%。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决策已由AI驱动;从AI选品助手、AI比价插件,到AI生成的商品推荐视频,AI已成为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中间层”,电商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无形的智能化变革”。
正是在这个关键节点,OpenAI开始在电商领域露出“杀手锏”:将ChatGPT从“问答助手”升级成“购物入口”。
01ChatGPT变身“智能导购员”:一条对话,完成选品与下单
2025年9月29日,OpenAI正式官宣推出ChatGPT instant Checkout(即时结账)功能,首批合作伙伴包括:Etsy、Shopify与Stirpe等知名电商与支付平台的身影。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直接在ChatGPT中对话式购物:
例如:用户(限美国地区)在ChatGPT上输入
“Can you help me find a great housewarming gift for my friend? maybe a handmade, ceramic dinnerware set, in white and tan under $100。” ChatGPT不仅可以展示商品卡片,还能基于库存、评价与优惠自动比价——直接购买Etsy单件商品,只需直接点击「Buy」按钮、完成支付,即时购买。全程不需要离开ChatGPT界面。
在最新的GPTStore内,甚至出现了多个“AI导购Agent”,它们能学习你的购物偏好,为你制定“购物清单”或节日礼物推荐。
这一功能基于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ACP)开放协议开发,它允许商家、支付机构、开发者以统一标准将交易流程加入ChatGPT生态。
根据CNBC报道,超过一百万Shopify商家(包括Glossier、SKIMS、Spanx、Vupri)将陆续支持 instant Checkout。
支付环节则由Stripe提供底层支持,用户可用ApplePay、GooglePay、或信用卡完成交易。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消费者可以在ChatGPT完成从选品到支付的全闭环购物体验。
02OpenAI不做平台,它在做“交易层的基础设施”
不同于亚马逊、Temu、SHEIN等以平台为核心的电商逻辑,OpenAI的目标是让AI成为“交易语言”的执行者——不是建商场,而是建智能商流协议(Agentic Commerce Layer)。
例如:开发者可以让自家AI Agent具备“比价”“选品”“结帐”能力,并通过OpenAI的API或ChatGPT插件系统,与Stripe、Shopify、Klarna等连接。
换句话说,OpenAI正在让AI成为“通往交易”的入口层。
它不抢流量,却在重新定义流量的路径。
03电商的未来,不止于“卖货”,而是“懂你想买什么”
货架电商靠“搜索框”,兴趣电商靠“内容激发”,而AI电商靠“意图理解”。
比如:货架电商搜索关键词是“蓝牙灯”,而在ChatGPT的世界里,是可以结合你的对话内容,判定你的喜好,为你推出“能帮你营造浪漫氛围的窗帘灯”。
这背后,是AI对语义、情绪与偏好的深度理解能力。OpenAI正在用这一能力,把消费场景从“精准匹配”推向“情感推荐”。
“你想要的不只是灯,而是一种生活氛围。”这是AI电商的叙事。
04秋促背后的结构性试金石,OpenAI抢占市场心智先机
为什么选择亚马逊秋大促时点作为“公开亮相”的营销契机,并非偶然:
首先,作为今年亚马逊最大的促销节点,用户购物热情高涨,秋促也是跨年购物季的前哨战,用户正处在“买买买情绪”中。这个阶段用户最为活跃、对价格敏感度高,多种购物入口备受关注,流量红利最大。但传统购物渠道摩擦显著,网址跳转、加载慢、支付繁琐等问题在大促高峰期会被放大。其次,电商平台与品牌都在这个时间短比拼资源,拼曝光、拼广告预算,商家的竞争压力极大。
把电商能力插入ChatGPT正是一个高杠杆动作,借助秋促周期率先抓住“对话到交易“的用户习惯越迁,无疑是率先抢占市场心智的最佳时机。
05从流量到商业秩序,OpenAI入局电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重塑流量分发权
未来谁能在ChatGPT的推荐体系里被展示、谁能被AI判断为“优先购买”,将是新的流量分发规则。品牌若被“AI过滤/排除”就可能失去重要触点。
2.短链式路径VS平台生态壁垒
以往电商链路:搜索—导流—平台—商品页—加入购物车—付款,OpenAI的目标是:搜索+推荐+下单三者在一次对话里解决,极大缩短路径。这对于传统平台生态是显性冲击。
3.小商家/长尾品牌的机会窗口
对于很多长尾品牌、白牌或小商家而言,以前靠广告预算难以出头,渠道成本高。若能接入ChatGPT的推荐/即时购买通路,品牌就有机会以更低成本触达精准用户。
4. 新收入逻辑与利益博弈
OpenAI融入电商业务后,其新收入板块将不只是订阅与API,而是交易佣金。这意味着OpenAI的利益与各商家的利益将紧密交织,也可能引发定价、抽佣、展示优先级的博弈。
虽然战略看起来锋利,但以下问题商家仍需重视:
信任和支付安全:用户愿意在ChatGPT内付款吗?如何承担退款/纠纷责任?
商品信息同步/更新滞后:若推荐商品与库存、价格、描述不同步,会严重损害信任。
用户意图偏差:许多用户进入ChatGPT是为了“询问/学习/辅助写作”而非直接购物。
竞争者反应:传统电商巨头(Amazon、阿里、京东等)会如何应对这条新的入口?
合规与法律风险:不同国家/区域对支付、消费者保护与数据隐私有不同法规。
生态控制 VS 开放性平衡:若OpenAI强化控制,会被商家抵触;若过度开放,难以形成防线。
总结:对话即入口,购物之门正在改变
未来不仅是“商品上了哪里”,更是“你在聊什么,就能买什么”。品牌与商家此刻要问的,不只是“要不要参加秋促”,而是“要不要被OpenAI推荐+被用户在对话里直接买走“。
电商的下一站,不在货架上,而在思维与意图之间。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