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本电商,很多人眼里似乎只有“乐天贵、雅虎老”的选择,然而在2025年,日本电商市场凭借7.7%的预期增速与29万亿日元的规模,已然成为跨境卖家开拓新局面的战略要地。
当多数人还在乐天与雅虎之间徘徊不定时,Amazon Japan正悄然崛起。
日本电商市场宛如一块尚待深度开掘的宝藏蛋糕:据预测,到2030年其规模将攀升至5041.5亿美元之巨,然而当前B2C电商的渗透率却仅仅徘徊在10%左右。
这一鲜明对比昭示着,在老龄化社会的浪潮冲击下,线下零售不断收缩已成大势所趋,而日本电商市场正站在爆发增长的临界点,蓄势待发。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日本消费者呈现出“高客单价、强复购率”的鲜明消费特征,这无疑为电商卖家开辟了一片利润丰厚的蓝海。
加之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优势,海运最快仅需9天、空运3天即可抵达的物流时效,让卖家能够灵活运用“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补货策略。
入驻亚马逊日本站,选择本土店还是跨境店
对于中国卖家而言,入驻亚马逊日本站时,选择日本亚马逊本土店(以日本法人注册)还是中国企业店(直接跨境销售),对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大影响。
▌税务层面,注册日本公司优势明显。增值税可退回或抵扣,综合成本能降低8% – 12%,而中国企业店需全额缴纳10%的增值税。并且,日本企业客户采购时,只会选择有JCT税号的卖家。
根据日本税法,卖家连续12个月累计销售额超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5万元)就必须注册JCT税号。中国企业店需通过日本税务代理,办理耗时较久;日本本土店可自行申报或委托本地会计,1个月内就能完成。
▌类目方面,本土店优势显著。可涉足更多高利润品类,像食品、药品、二手商品等,利润率通常高达30% – 50%,中国企业店则被禁止经营这些品类,即便可售类目也需相关证明或授权。
在类目审核上,本土店材料简化、优先通过、快速处理。例如销售日本抹茶或零食,本土店只需提交《食品营业许可证》,中国企业店则需跨境出口备案及检测报告,部分类目甚至完全禁止售卖。
▌权限方面,日本本土店商品默认带Prime标,自动享有Prime专属折扣,而中国企业店需申请。日本Prime会员占比超40%,且亚马逊将70%的BD/LD流量分配给本土店。
本土店还享有品牌保护权限,可注册日本商标并直接删除跟卖链接,中国企业店仅限中国商标,被跟卖只能投诉等待。
举个例子
某品牌保温杯(正品,但通过日本批发商采购,非官方授权渠道)
◆卖家A(本土店):
▌从日本线下批发市场采购正品(带完整进口单据)
▌在亚马逊跟卖时批注【並行輸入品】(平行进口品)
▌价格比官方低
◆卖家B(中国企业店):
▌直接跟卖同一链接,3天后被官方投诉下架。
部分权限大的本土店还能合法跟卖部分大牌商品(需符合平台规则),利用平行进口规则,但必须严格合规,不可跟卖国际大牌、仿品或未标注平行进口的商品。
入驻亚马逊日本本土店需要什么资料
01 至少有一个ASIN用FBA,以及最快运到FBA的时间。
02 其他电商平台的月销截图,要求有显示店铺名称,所有者。
03 法人藤本。
04 有实体办公室,能出具水电费网账单,房屋租赁合同,能收发实体信函。
05 用于支付费用的信用卡。
06 用于接收营业收款的企业专用的银行账户的3个月内的流水。
07 公司法人或职员的日本政府发行的证件(推荐日本驾照,其次在留卡)。
08 必须有日本商标局注册的商标。
09 新邮箱,新电话。
此外,经理将提供专项扶持,条件为卖家需在日本其他电商平台达成月销售额超300万日元,且运营中需包含部分FBA业务,同时积极参与SP广告投放、Vine计划、DOTD活动以及设置Coupon优惠券。
在资料完备无缺的情况下,入驻流程高效迅速,通常一周内即可完成,部分情况甚至能在一个工作日内成功下店。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