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Lazada宣布,作为品牌战略的升级,Lazada在今年双11之前,已与天猫进行系统打通,为天猫品牌0门槛增加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5个海外市场。据悉,该项目被命名为“一键轻出海”。
目前,天猫商家的后台已经上线了报名通道,天猫小二会进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商家开放系统对接,随后Lazada的品牌商城LazMall里将生成一个一模一样的店铺,商品、库存、营销、优惠等都会同步更新。
据介绍,“一键轻出海”背后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内部协同:天猫小二会深度参与到项目中,挑选最合适的、最优质的品牌商家进入该项目;另一个是系统打通:通过两个平台的系统对接和AI能力,天猫商家在Lazada 上将获得一个“双胞胎”店铺。
此次合作实现了阿里系资源的跨域联动:天猫提供成熟的品牌供给和运营经验,Lazada 则依托本地化团队、物流网络及支付体系。通过 AI 技术,天猫店铺可自动镜像至 LazMall,商品信息、库存、营销活动实时同步,解决了跨境电商中语言、时差、合规等核心痛点。
不同于传统跨境电商的 “货通模式”,此次合作由天猫行业小二直接参与商家筛选和推荐,利用已有信任关系提升招商效率。Lazada 总裁千城将其定义为 “Lazada Brand Co-Pilot” 模式,即品牌保留自主运营权,平台提供本地化洞察和全链路支持。这种模式既避免了品牌沦为 “供货方”,又确保了平台对供应链的掌控力。
商家仅需承担国内段物流(发货至中转仓),国际干线、本地配送、退换货及关税均由 Lazada 兜底。以马来西亚站为例,1kg 包裹的国际运费约 3.5-5 美元,但平台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同时通过 “阶梯佣金”(如 3C 类目 12.5%-14%)平衡不同品类的盈利需求。此外,新卖家可享 120 天免佣期,进一步降低试错成本。
Lazada 并非对所有天猫商家开放,而是通过 “需求缺口分析” 定向邀约与本地品牌形成差异化的品类。这意味着中小商家需具备 “产品力 + 本地化适配能力” 才能进入该项目,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分化。
阿里系内部正在“出海赛马”中,Lazada、速卖通、淘宝出海三线并进,速卖通近期推出 “超级品牌出海计划”,以亚马逊一半的成本吸引品牌入驻;淘宝出海则通过 “一键卖全球” 覆盖东南亚以外市场。
Shopee作为当前东南亚市场份额最大的平台(52%),正面临双重压力。Lazada 通过天猫引入的品牌商品直接冲击 Shopee 的 “高性价比” 心智。Shopee 虽推出 “心选” 优质商品计划并加强物流投入,但其佣金率(6%-10%)高于 Lazada,且品牌渗透率不足 20%,难以与 LazMall 的 30% 抗衡。内容电商的持续侵蚀。另外,TikTok Shop在越南、泰国等市场的快速扩张,进一步挤压 Shopee 的用户时间。Shopee 虽加大直播投入,但缺乏 TikTok 的内容生态和算法推荐优势,需通过 “低价补贴 + 本地化营销” 维持价格敏感型用户。
TikTok Shop 凭借 “短视频 + 直播” 的内容生态快速崛起,2024 年东南亚 GMV 达 226 亿美元,但供应链稳定性不足,物流时效7-14 天长于 Lazada 的 3-5 天,且高退货率影响商家利润。尽管与极兔合作优化物流,但本地化仓储覆盖率仍较低。内容驱动的 “冲动消费” 也难以形成品牌复购,且平台对商品质量的管控能力弱于 LazMall。例如,其美妆类目假货投诉率是 Lazada 的 3 倍。
速卖通近期推出 “超级品牌出海计划”,以亚马逊一半的成本吸引品牌入驻,并通过菜鸟 “全球 5 日达” 覆盖东南亚市场。其全托管模式可快速复制国内供应链优势,但需解决本地化运营不足的问题。
SHEIN 通过 “小单快反” 模式和 AI 设计系统占据时尚电商高地,2024 年非服装品类 GMV 占比提升至 40%。其挑战在于平衡扩张速度与本地化合规。速卖通聚焦俄罗斯、中东等市场,SHEIN 深耕时尚垂直领域,两者与 Lazada 的品牌矩阵形成互补而非直接对抗。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