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中国电商平台在跨境出海上的动作明显加快。近日,京东宣布重启Joybuy品牌,率先在法国上线,并计划进一步进入德国市场。同时,阿里巴巴集团也在推动Lazada与天猫的系统级打通,并推出“一键轻出海”项目,旨在帮助更多中小卖家进入国际市场。叠加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一场“二次出海潮”正在形成。
PART.1
“二次出海”的新信号
与十年前中国电商平台的“第一次出海”相比,如今的出海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当时的平台多以跨境直发和价格优势切入市场,典型代表是速卖通等。
当前的平台则更加重视本地化运营、系统互通,以及供应链和物流能力,目标不仅是扩大销售,而是打造长期稳定的生态。
这一转变反映出海外消费需求的变化,也说明跨境电商在中国贸易结构中的地位正在提升。
PART.2
京东Joybuy:重新定位欧洲
京东此次重启Joybuy,首站选择法国,并计划进入德国。与北美市场的高度集中不同,欧洲电商格局相对分散,为新进入者提供了更多机会。
京东表示将利用自身的供应链、仓储和物流体系优势,支持卖家提升履约效率。
欧洲市场普遍注重品质和交付体验,京东的模式有一定匹配度。
从信号上看,这不仅是品牌重启,也体现了京东对欧洲市场的再度尝试。
PART.3
阿里系:Lazada×天猫的系统打通
阿里系平台的动作同样值得关注。Lazada与天猫的系统打通,意味着商家在一个平台上的商品与运营,可以更快地拓展到另一个市场。
对卖家而言,这种互通降低了跨境运营的复杂度。
此外,“一键轻出海”计划,为中小卖家提供了更低门槛的跨境尝试机会。
这被视为平台在东南亚与中国市场联动上的进一步深化。
PART.4
政策与环境的助推
平台动作背后,也有政策环境的支持:
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覆盖全国多个省份,海关优化了9610、9710等通关模式——其中9610适用于跨境B2C零售出口,9710主要面向B2B出口,最新改进使部分口岸的通关时效缩短至小时级,大幅提升了效率。
“丝路电商”合作伙伴国数量已增至35个,为平台和卖家拓展市场提供了更多渠道。
海外仓和跨境物流设施的建设加快,持续改善了交付体验。
这些因素共同为平台的二次出海提供了有利条件。
PART.5
对卖家的意义
对于中国卖家而言,平台的二次出海既带来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平台全球竞争加剧,卖家能够通过更多渠道进入不同市场。
借助轻出海、全托管等模式,卖家可以降低出海的试错成本。
与此同时,合规经营、品牌建设和差异化竞争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课题。
跨境电商的发展方向,正在从单纯追求规模,逐渐转向长期运营与品牌价值。
PART.6
结语:更多的可能性
京东Joybuy重启,阿里推动系统打通,再加上政策端的持续支持,中国电商平台的“二次出海”正在进入新阶段。与过去主要依靠价格和跨境直发的模式不同,这一轮更注重本地化、生态化和品牌化。未来,随着平台间的竞争和合作并行,跨境电商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格局重塑,为卖家创造更多可能性。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