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与Shein的“鲶鱼效应”如何重构消费生态?

Temu2周前发布 Katrina
43 0 0

当拥有124年历史的澳大利亚标志性百货Myer因营业利润暴跌30%、股价单日蒸发29%而陷入生存危机时,这场由TemuShein引发的零售业海啸,已不再是简单的“电商冲击实体”的故事。

Temuheiwumalsong05

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每周有超400万澳大利亚人(占人口14.9%)在Temu、Shein等中国平台购物,其中14.9%的消费者每周至少下单一次。这场消费习惯的迁移,正在撕裂传统零售业的根基,却也为全球电商竞争提供了最具现实意义的观察样本。

一、Temu与Shein双雄的差异化定位密码

1. Temu:极致性价比的“价格屠夫”

Temu自营模式将供应链压缩至极限:商家仅需供货至指定仓库,定价、营销、物流全由平台主导。

通过“价格赛马机制”筛选最低价商品,14天无销量的商品直接下架,倒逼商家将成本压至行业底线。数据显示,Temu平台同类商品价格比亚马逊自营低20%以上,第三方卖家商品低35%以上,配合“1美分选1”“最高90%折扣”等策略,成功占领价格敏感型市场。

2025年第二季度,Temu全球月活跃用户达4.165亿,在澳大利亚用户增长58%,成为该国第二大购物网站,仅次于亚马逊。

2. Shein:快时尚的“数据驱动者”

与Temu的“价格战”不同,Shein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快”与“准”。其第四代智能供应链系统连接全球8600家供应商,其中62%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AI需求预测系统覆盖83个国家消费数据,将新品开发周期从21天压缩至12天,滞销品占比控制在3%以内。这种“小单快反”模式使其能以每周数千款的上新速度,精准匹配Z世代对潮流的追逐。

2025年第二季度,Shein全球快时尚市场份额达32.7%,在澳大利亚用户增长31%,成为该国第二大时尚服饰网站,紧追本土品牌The Iconic。

二、从“渠道竞争”到“生态重构”

1. 消费者行为迁移:便利性碾压传统体验

Omnisend调查显示,76.6%的澳大利亚人过去一年在中国平台购物,较2024年提升6.6个百分点。这种迁移的驱动力不仅是价格;Temu的“5日达”服务(通过与海运公司合作降低物流成本30%-60%)和Shein的“7天欧洲交付”(土耳其快反中心落地)正在重塑消费者对时效的预期。

相比之下,Myer等传统百货的线下体验优势被削弱——当消费者可以通过AR试衣间(Shein在米兰的体验中心)和“砍价免费拿”(Temu的社交裂变玩法)获得更高效的购物体验时,实体店的“试穿服务”和“导购咨询”已难以构成核心壁垒。

2. 零售商战略调整:从“对抗”到“共生”

面对冲击,澳大利亚零售商呈现两极分化:

老牌百货的“断臂求生”

Myer关闭霍恩斯比、布里斯班CBD等旗舰店,H&M一年内关闭125家实体店,Rip Curl因ESG争议关闭14家门店。这些品牌的问题不仅是电商冲击,更是未能适应“即时满足”的消费趋势——Myer执行主席奥利维亚·沃思承认,若无法减轻消费者的生活成本负担,未来12个月可能面临生存危机。

本土品牌的“差异化突围”

The Iconic通过“本地化设计+快速配送”保持时尚领域领先地位;Accent Group关闭17家Glue Store后,转向“体验式零售”(如开设运动鞋定制工坊)。这些尝试揭示了一个真相:当价格和时效无法与电商抗衡时,本土品牌需通过“情感连接”和“独特体验”构建护城河。

3. 政策与文化的“隐形战场”

中国电商在澳大利亚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

Pattern公司调查显示,仅12%的澳大利亚消费者信任Temu的产品质量,11%信任Shein。这种信任危机部分源于文化差异——澳大利亚消费者对“可持续时尚”的关注度(如环保面料使用率)远高于中国市场,而Shein虽通过氢能源配送车队进入欧盟“绿色电商白名单”,但在澳大利亚尚未建立类似的环保形象。

此外,印度尼西亚提高进口税至22%、越南要求本地数据存储等政策,也迫使Shein加速建设12个区域数据中心,短期投入显著增加。

三、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进化

1. Temu的挑战:低价依赖与品牌化转型

Temu的GMV增速(预计2025年达700-800亿美元)背后,是8%的退货率(Shein仅3%)和2024年9亿美元的退货损失。

随着美国取消低价值商品免税政策,其通过本地仓和半托管模式缓冲风险,但需警惕“低价=低质”的标签固化。

未来,Temu可能通过“3C电子占比提升至25%”和“AI客服、区块链溯源”等技术投入,向高附加值品类拓展。

2. Shein的机遇:多品牌战略与可持续运营

Shein的“1+4+N”品牌矩阵(高端线MOTF年销售额突破15亿美元,运动品牌SHEIN X Athletica联名款周销百万件)已初见成效,客单价从2023年的68美元升至89美元。

2025年第二季度,其家居业务GMV占比攀升至18%,成为第二增长曲线。若能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当前净推荐值NPS为-30),并通过RCEP协定深化东南亚市场(预计2026年GMV超越北美),Shein有望从“快时尚”升级为“全球生活方式品牌”。

3. 澳大利亚零售业的“破局点”

对于本土零售商而言,竞争的关键在于“速度、服务和品牌信任”:

速度

借鉴Shein的“小单快反”模式,通过数字化改造缩短供应链周期;

服务

强化线下体验的不可替代性(如定制服务、即时取货);

品牌信任

建立透明供应链,回应消费者对环保和劳工权益的关切。

正如电子商务专家Marty Bauer所言:“中国市场正在提高定价和便利性的标准,这使得小型电子商务品牌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本地企业有机会在速度、服务和品牌信任方面取胜。”这场零售业震荡,最终将推动全球消费生态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进化。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