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等低价平台遭重创!卖家:扛不住了……

Temu2小时前发布 Amy
3 0 0

2025年黑五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Temu10月9日就开启了预热,Tiktok Shop“全球黑五”大促季在11月13日启动,而亚马逊也宣布,将于11月20日开启黑五大促——这场跨境卖家们一年中规模最大的平台促销活动,正一步步走向高峰。

但也是在这时,欧盟出其不意地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欧盟于近日宣布,将对进入欧盟的免税小额包裹采取措施,并承诺将努力在2026年尽快对这类商品征收关税。这意味着,继美国之后,欧洲小额包裹免税的时代也很可能将迎来终结。

如果这些决定被执行,那么自2026年起,欧盟将取消商品缴纳关税的150欧元门槛,改对小包裹征收每件2欧元的处理费。这一变化对Temu、Shein、速卖通等平台的小额包裹卖家会影响非常大。

尤其是以低价为核心的Temu。实际上,在2025年4月美国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税政策之后,Temu的全托管业务就受到了剧烈冲击,并就此淡出了美国市场,而如今欧盟这一决议的提出,意味着Temu在欧洲的这另一核心市场也遭遇了重创。

回顾2025年可以说是各种政策频出,在这种大环境下,Temu平台还有利可图吗?还能作为亚马逊卖家多渠道布局之一吗?卖家该如何转型,才能够破解当前面临的困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2025年的Temu。

01

“平台是赚到钱了,

卖家没赚到钱”

有卖家吐槽,现在的Temu是“平台赚到钱了,但卖家看似出单量可观,但很难赚到钱,一不小心还要被罚款”。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话的确有它的合理性。Temu核心的运营逻辑是极致低价+“砍一刀”效应,这种模式吸引海外了大量海外消费者的同时,也大大引来了大批商家蜂拥而入,所以从大数据上,我们会看到Temu的平台营收和消费者、卖家数量一直在涨。

TemuSensorTowerbg01

来源:Sensor Tower

但具体到每个卖家身上,利润就很微薄了:Temu虽然门槛低,但由于其平台核价和低价优先的机制,比价竞争十分激烈,链接的生命周期很短甚至可能会突然死掉,“薄利多销”的打法很难走得长远。

“Temu门槛低是个大问题,因为很多产品是市场货,谁都可以做,所以如果卖家作为中间商且没有定价权的话,就只能不断地被挤压。”

“被压利润一般是有两个方面:一是平台上是否有人以更低价格上传同款商品;二是买手会在线下跑供应链,不断地寻找和试探商品的最低成本价来压卖家的供货价。”

此外,Temu不透明的前后端数据、严苛的售后及处罚等等,也让卖家们苦不堪言。

“由于TEMU修改了罚款制度,如果你的质量分低于60,出了售后就是五倍罚款,并且当时这种规则的修改并没有高亮提示,所以当时的很多卖家就出现了‘卖得多亏得多’的‘奇观’。”

这不,近日Temu又正式启用了一项新的罚款制度:对商家上架商品的重量信息准确性提出严格要求。根据新规,若商品实际重量与平台录入数据的偏差超过50克,且差异比例高于10%,或材积计算(长x宽x高:6000)偏差超标,商家将面临直接罚款。

基于此,很多卖家总结,虽然Temu当前依然存在赚钱机会,但十分依考验卖家的供应链、人效和管理水平,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响应等要求也很高,“无脑铺货”或依赖信息差的方式早就走不通了。所以,对于新入局的从业者,他们建议“如果你能抗住平台的核价机制,或者想利用Temu清货,可以在Temu上体验一把,但别想着能持续稳定地运营。”

02

关税合规风暴下,

Temu卖家紧急转向

眼下,欧美乃至全球关税政策的变动,让Temu卖家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更加严峻。

2025年,美国多次对华加征关税。其中,以取消小包裹免税和大幅提高中国商品税率为尤,对主打低价的Temu影响巨大。因此,仅今年5月,Temu美区网站的访问量较3月就锐减了八成,日活用户数同比骤降58%,用户支出额跌幅超30%。

TemuSensorTowerbg02

来源:Similarweb

自此,Temu及其卖家便开始逐渐淡出美国市场,将运营重心向欧洲、南美等市场倾斜。Ecommercenews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Temu欧洲的月活用户数量已达到1.157亿,比去年下半年增加了1290万,增长率达12.5%。

但如今欧盟计划取消小额包裹免税,这对大量依赖小包直邮的Temu卖家再次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一政策变动造成卖家们成本大涨,而作为价格敏感型商家,其价格优势和利润空间也都会随之被大大压缩。

不仅如此,欧盟还计划着提高对跨境电商平台上产品的监管力度。比利时消费者组织的测试报告显示,在Temu上销售的商品中有约69%不符合欧盟安全法规。11月初,Temu还曾因Shein爆出的敏感商品舆情而紧急自查,下架了平台上的一系列链接。一些卖家表示:“新品都不敢上欧洲了”“黑五了,但不知道自己还该不该备货”。

除此之外,英国、日本、泰国等国家也陆续放出消息,计划从2025年末或2026年起,对小额包裹征收关税,“极致低价”的跨境策略在未来将越来越难走。

03

破局之道在何方?

对话Temu先行者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一些卖家选择调整自己的运营结构。一位早期入局Temu的卖家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及转型经验:

“我们之前主要做全托,也做了部分半托。美国关税的事情来了之后,我们先是做了部分调整,重点发展去美国以外的市场,但我们发现全托这个利润,自己做得还是不好。”

这位卖家解释到,即使尝试转换市场,低利润全托模式与多方带来的成本压力,让公司在仓储、供应和产品端“拉扯得很厉害”。他们曾想过将全托团队独立出去,但最终也因盈利空间有限而作罢。

最终,这位卖家在六七月决定,将不赚钱的传统全托业务“打包卖掉”,全力转向半托模式。

从结果上来看,这一转变虽然导致其单量较全托时期下降较多,只有一天几百单,但“(半托)能跟我们后端的一些东西,我们的产品线去做一些重合,所以我们不需要再单独花精力去维护新的东西,整个公司的人效还是能拉起来的。”

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的低价电商平台,如亚马逊近期大力推广的Amazon Haul和Amazon Bazaar,也可能成为部分跨境卖家的布局多平台的新机遇。

不过,就像上述卖家所坦言的:“感觉亚马逊低价商城里的产品不太符合我们的定位,目前也没有打算发展太多业务线”,这些其他平台到底能否为卖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或解决库存积压、回笼资金等需求,还是需要依据各卖家的业务、供应链、人效、技术等情况来仔细评估。

正如一位仍然活跃在Temu平台的全托管卖家所说,如今运营多平台,必须具备一项新的能力:AI+智能体,人效拉不起来,就谈不了多平台运营。

总而言之,从美国到欧洲,Temu虽然仍有盈利空间,但对卖家个人能力与供应链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平台的超低价红利也正在被全球政策重新定义。在这种情境下,对卖家来说,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经营模式、评估供应链弹性、减少对单一渠道与单一市场的依赖,也许是当前最务实的解法。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