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跨境出口情报局,作者:局座 ,图源:网络|侵删,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保证金加检测费,资金链快断了。”一位东莞小卖家的无奈吐槽,道出了Temu欧洲站众多卖家的共同困境。始于11月6日的下架风暴已席卷Temu欧洲全部32个站点,玩具、五金、园艺三大类目首当其冲。
凡是涉及刀刃形态、类似武器结构或易被误读为危险品的商品均被列入高风险名单。深圳园艺工具卖家郭姐的遭遇尤为典型:“带折叠刀刃的园艺剪前一天还在出单,当晚就变灰,备货的2000件库存全砸手里了。”
这场被业内称为Temu欧洲“刮骨疗毒”的整治行动,发生在欧洲黑五促销仅剩半个月的节点,让众多卖家的年度备货计划瞬间化为泡影。
01 合规风暴,一夜之间链接清零
十一月初本应是跨境电商为黑五备战的最后冲刺阶段,Temu欧洲站却上演了一场大规模下架戏码。
买手通知将原本针对10国的玩具禁售规则扩展至全欧站点,导致众多卖家措手不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0日,超60%的欧洲站相关类目卖家遭遇商品下架,其中30%的店铺出现“全店清空”状况。
主营益智玩具的卖家郑然发现,即使商品本身无尖锐部件,仅包装上印有“探险工具套装”字样也遭下架。
“平台解释说这些文字可能被误读为危险品,申诉要提供8份材料,可窗口期只有3天。”郑然(化名)无奈表示。
更令人焦虑的是时间节点——距离欧洲黑五促销仅剩半个月,许多卖家的备货资金占年度预算的40%以上。
杭州IP衍生品卖家王老板算了笔账:“为黑五备的5万件动漫玩具被下架,仓储费每天就要亏2000元,申诉还得排队。”
02 平台自救,法国监管升温引发连锁反应
这场整治行动的导火索,是法国监管环境的持续升温。欧盟对跨境平台的全面排查让Temu不得不采取主动自查措施。
Temu内部人士透露:“若黑五前出问题,32个站点可能集体停售,必须主动自查。”
欧盟监管的收紧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10月,欧盟委员会就根据《数字服务法》对Temu展开正式调查,涉及不符合欧盟标准的产品的销售、服务的成瘾性设计等问题。
欧盟一贯倾向于通过非贸易壁垒抬高贸易成本,以保护区域内中小企业。
今年2月5日,欧盟还宣布取消对价值低于150欧元的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以应对通过非欧盟在线零售商和平台销售的低值进口商品所带来的各类风险。
同时,Temu早已加入国际反假联盟(IACC),与国际反假组织合作,引入全天候算法监控、品牌注册中心、快速处理系统等工具,提升侵权商品识别效率。
这意味着,仿品、盗版商品将更难蒙混过关。
03 成本暴涨,小卖家陷入生存危机
合规整改带来最直接的冲击是经营成本的急剧上升。
玩具类目保证金上涨3万元,德国站部分卖家累计需缴纳7万元,而八家指定检测机构的认证费用每件高达800元,周期长达15-30天。
“平台说可能被误读为危险品,申诉要提供8份材料,可窗口期只有3天。”郑然的抱怨代表了中小卖家的普遍处境。
此种策略,让中小卖家陷入被动。郑然表示:“就因为这次下架,我朋友3个垂直店40多万的库存全打了水漂。”
曾经历过类目下架的Temu老卖家虽已习惯风险,但此次仍损失数十万元。
“之前备的货全下架,退货费自己承担,现在刀具六件套又因尺寸超标无法上架,货直接不见了。”他透露,自己的几百个链接全被下架了。
04 合规清单,欧盟市场的硬性门槛
实际上,Temu平台早已向所有卖家发布《商品合规声明》,要求确保在Temu上销售的商品符合各个目标市场的法规和认证标准。
从具体要求来看,Temu明确列出了多个国家市场的准入认证标准:
销往欧盟的商品必须完成CE认证,电子电器类需同时满足低电压指令、电磁兼容指令、无线电设备指令、环保指令及最新电池指令。
欧盟13国的商品实施严苛的说明书要求:电子版和纸质版需覆盖13种语言,且必须随货发出。
若缺失对应语言说明书,商品将被下架;缺少纸质版则可能被仓库拒收,最高面临1万欧元罚款。
平台核查发现资料不实,直接封禁账号。一位行业资深人士指出:“欧洲市场的CE认证、欧代信息、多语言说明书等要求只会更严,卖家需建立专项合规团队,提前3个月做检测备案。”
05 卖家求生,合规转型已成必由之路
面对这场合规风暴,卖家们的应对策略各不相同。
有卖家选择断臂求生,迅速处理库存,转型做合规门槛较低的家居用品。
也有卖家选择迎难而上,加大检测投入:“合规不是成本,是入场券。”李姐就迅速更换无刀刃园艺剪重新上架:“总比黑五被封号强。”
实操层面,有卖家分享了经验:“用平台多语言工具生成16国说明书,纸质版贴外包装;IP授权要保留从品牌方到工厂的全套合同。”
对于误下架商品,需在24小时内提交检测报告和合规声明。
平台买手也给出明确建议:首先排查商品主图、标题中的敏感词,如“锋利”、“武器”等;其次尽快联系指定机构做资质认证,暂不达标可申请豁免先测款;最后梳理IP授权文件,确保链路完整。
清理行动背后,是Temu的长期合规战略。
平台买手发布的通知显示,仅认可莱茵、欧陆等八家机构的检测报告。同时推进的还有重复铺货整治,多账号卖同款、跨类目铺货等行为均遭重罚。
同行数据显示,整治后玩具类目卖家数量减少23%,头部卖家的流量占比提升至65%。
这意味着行业正经历一轮洗牌。
业内数据显示,此次整治后,玩具类目卖家数量减少了约23%,而头部卖家的流量占比提升至65%,行业集中度正在提高。
“低价内卷的时代过去了。”一位资深卖家的感慨道出行业转型趋势。
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中国跨境电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