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据路透社报道,亚马逊计划裁掉 3 万个白领岗位,占其全球办公室员工总数(35 万)的 10%。
相当于每十个大厂打工人,就有一人怒提大礼包。
裁员原因包括削减开支、弥补疫情期间的过度招聘,以及——为公司广泛采用 AI 技术做准备。
早在今年 6 月,亚马逊 CEO 安迪・贾西就曾预言:AI 会让一部分岗位自然消失。尤其是数据处理、客户支持和运营管理等领域正在加速自动化。
图源:路透社
看到这消息,估计不少人心里一紧:裁的都是啥岗位?热门理工科专业 CS 和 DS 毕业生的 “铁饭碗” 还稳吗?当 AI 开始写代码、做分析,我们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裁员风暴席卷,技术岗并非“安全岛”
▼
普遍认为亚马逊这波裁员主砍职能岗,技术岗影响不大。但亚马逊向华盛顿州提交的裁员文件(WARN Act)揭示了残酷真相:技术岗位也在劫难逃。
图源:华盛顿州就业保障部官网
文件显示,在当地计划被裁的 2303 名员工中,软件开发工程师(SDE)相关岗位约 664 人,占比约 29%,是所有岗位中被裁人数最多的,其中刚毕业的初级工程师(SDE I)首当其冲。而 HR 相关岗位被裁人数约 206 人。
图源:华盛顿州就业保障部官网
从上述数据可见,本轮调整虽以职能部门为主,但技术岗位同样受到实质性波及,甚至在部分地方属于“裁员重灾区”。
这印证了亚马逊 CEO 安迪·贾西关于“AI 正在重新定义工作模式”的预言——当 AI 能高效完成基础编码和数据处理,从事重复性工作的技术岗位,其价值被迅速稀释。
根据追踪科技行业失业数据的网站 Layoffs.fyi 统计,2025 年已累计有 218 家科技公司裁员超 11.2 万人(是的,在亚马逊宣布裁员之前,这个数据还是 9.8w+。亚马逊目前已经裁了 1.4w,剩下的预计过了黑五明年 1 月继续),技术岗位的“绝对避风港”逻辑正在坍塌。企业正从“你会写什么代码”转向“你能否利用 AI 解决复杂业务问题”。
CS:基础岗被挤压,AI岗位“求贤若渴”
▼
很多同学当初选 CS,就是觉得 “好就业、薪资高”,但现在看来,不是所有 CS 岗位都能 “躺赢”。
01
初级码农易被AI替代
最明显的是传统初级码农岗不吃香了。
基础开发、前端、测试、数据库等环节,正被 Coding AI (如 Cursor、Windsurf)与自动化快速覆盖;入门级岗位坑位少且竞争激烈,企业更偏向有实绩的 senior 级别候选人。
02
懂AI的人才供不应求
虽然计算机这几年的就业形势跟十年前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要放眼所有的专业赛道,把文科、商科、其他的理工科全部归进来,整体看下来,计算机依然算是好就业的专业。
而且,虽然入门级别的码工现在不太好找工作,但是 AI 相关的职位依然是非常的火热。
根据 LinkedIn 收集的数据,22-24 年期间,AI Engineer 被 15 个国家列为高速增长的工作岗位,其中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和荷兰的增长速度位列榜首。
图源:LinkedIn
2024 年硅谷生成式 AI 与大模型优化的招聘需求较 2023 年显著上升,ML/DL/GenAI/LLM Infra 等方向缺口相对较大。
薪酬方面,海外 AI Engineer 中高阶岗位薪酬上限极高,年薪可以直逼百万美元;国内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团队也在加速吸纳算法与系统人才。比如,华为、比亚迪的自动驾驶团队,今年招 CS 背景的算法工程师,给应届生开的年薪可以到 40 万+。
图源:Boss 直聘
03
如何破局?
CS 这几年就业形势不太好,目前最好的破局方式就是不要裸着简历去找工作。
一定要在毕业之前多刷经历,比如参加创业公司、导师课题组、开源项目、竞赛(如 Kaggle、Leetcode 比赛)、毕业设计项目等。
其次是建议聚焦一些细分方向,比如 GenAI、ML、DL、AI Infra/Agent 等等。
选择学校时,优先强 AI 实验室与产业合作的,比如斯坦福的 AI Lab、麻省理工的 CSAIL 实验室,这些地方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还能跟着大牛做项目。
DS:拥抱“DS+行业”,实现逆袭
▼
前十年 DS 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然而近些年,随着 AI 技术的进步,同其他专业一样,DS 就业形势走低,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彻底没落了,只不过会接受时代的升级改造。
01
DS入门门槛低
相比 CS,DS 更偏向应用与工程落地。尽管两者在 AI 方向存在交叉,但 CS 仍包含侧重硬件交互与软件适配的研究方向,如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等;而 DS 的入门门槛相对较低,更注重模型应用。
现阶段,大模型已可胜任大量常规模型与分析任务,纯“跑模型/做看板”的岗位价值被压缩。
同时,也正因为门槛相对友好,通过 DS 方向进入 AI 领域,成了很多非 CS 背景同学的首选路径。这也导致该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02
高阶岗位与“DS+行业”更吃香
首先是 DS 的高阶岗位仍有旺盛需求,像数据策略、预测建模、数据工程等。
其次 “DS+行业” 是另一个突破口。无论是医疗、金融还是电商,都急需既懂数据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例如,用 DS 分析基因数据实现精准医疗,或分析用户行为赋能电商运营。这类人才正是企业高薪争抢的对象。
03
如何破局?
未来 DS 就业的破局之法和 CS 类似,以下两条建议可以参考:
第一是向高阶转型。不要满足于基础的数据清洗和分析,要掌握 AI、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高阶技能。并争取在科技公司或大厂实习,一方面积累实战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更早接触工业界需求,加深理解。
第二是绑定行业深耕。利用好选修课程,打造交叉学科优势。正如一位棕榈学员所说:“我本科是 DS,但选修了金融课,求职面就从拥挤的科技公司拓宽到了金融领域。”
对于想深造申请 DS 的同学,如果本科是学生物、金融、医疗的,别浪费原有背景——比如学生物的可以做 “DS+生物信息”,学金融的可以做 “DS+量化分析”,建议往交叉学科人才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盲目“跳船”。
写在最后
技术迭代飞速,专业焦虑在所难免。在高速变化的时代,如何保持竞争力?
首先是练好基本功。无论是为兴趣还是就业,扎实的基础知识都是你最硬的底牌。
其次是保持终身学习。养成关注前沿的习惯。比如,每天花少量时间浏览 arXiv 论文/Papers with Code/行业报告,了解新技术和市场需求,保持敏锐。
请记住:真正的竞争力,不是不被变化影响,而是在变化中扎根的能力。把工具当助推器,用 AI 放大你在领域内的洞察与落地能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