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TikTok 已风靡全球,成为现象级应用。它不仅是顶流社交娱乐平台,更是暗藏巨大商机的电商新蓝海。目前 TikTok 全球月活用户超 10 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突破 90 分钟,但电商渗透率仅 3%-5%(国内抖音电商渗透率已超 18%),正处于爆发前夜。
许多人都想在 TikTok 这片潜力赛道抢占红利,那么今年入局 TikTok 开展业务,首要任务是什么?是搞定基础安装操作?是解决提现收款难题?还是匆忙开设店铺?其实都不是。最关键的第一步,是摸清当下平台的盈利逻辑 —— 也就是搞懂 TikTok 的入局门槛。
在猫宁这里,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告诉你某个 “捷径玩法” 让你急于跟风,承诺马上就能赚钱,这种方式根本不靠谱。今天,猫宁就把实战四年半总结的科学入局 TikTok “4335” 方案,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1.“四”大核心市场
当我们决定踏入 TikTok 赛道,首先要明确目标市场。目前,美区、东南亚、欧盟、日韩是 TikTok 电商的四大核心市场。这里的第一个 “4”,就是要求大家从这四个地区中,精准选择一个作为切入点。
千万别小看这一步,随意选择或单纯依据自身语言能力做决定,都不是明智之举。核心关键不在于此,而在于精准判断市场的进场阶段。不同市场的成熟度不同,对应的运营打法和核心竞争优势要求也大相径庭。这就需要结合接下来要讲的第二个因素 —— 赛道阶段来综合考量。
2.“三”大赛道阶段
第二个 “3”,代表 TikTok 不同市场所处的三大赛道阶段,不同阶段的入局难度和操作逻辑天差地别。
美区目前处于赛道第三阶段,市场已相对饱和,竞争进入白热化,规则和玩法趋于成熟,必须具备强大的供应链资源和专业的内容运营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东南亚同样处于第三阶段,尽管市场发展迅猛,但竞争也日益激烈,当前行业普遍在供应链、达人合作、广告投放等维度内卷。不过,其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持续增长的消费能力,依然暗藏着不少机会。
欧盟处于第二阶段,当前核心是吃品类红利和平台红利,很多爆款都是复刻之前美区的热销款和内容模板,对内容创作的要求相对较低,对新手更为友好。
日本也处于第二阶段,日本 TikTok 小店 6 月已正式全面开放跨境直邮,市场正快速成长,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此时入局需精准把握市场节奏和产品定位,对我们而言,日本市场有着显著的距离优势,堪称 “第二个东南亚”。
韩国则处于第一阶段,可能超出很多人的认知,韩国是全球第四大电商市场,仅次于中国、美国、日本。但目前韩国 TikTok 尚未开放小黄车功能,主流玩法以 “TikTok + 独立站” 为主。
由此可见,市场所处阶段不同,对从业者的资源和能力要求截然不同,而语种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准确判断目标市场的赛道阶段,是决定你能否入局,以及入局后生存空间大小的关键。
3.“三”大核心玩法
接下来的第三个 “3”,是我重点推荐的 TikTok 三大核心玩法,分别是 TikTok 小店、精选联盟、TikTok ToB 端。之所以优先推荐这三种,核心原因是它们都具备 “短期能盈利、长期可沉淀” 的双重优势。
TikTok小店适合自有供应链或稳定货源的商家,能直接把控产品品质和交付效率,利润空间更可控。精选联盟适合无货源、资金预算较低,但具备一定内容创作能力的玩家,门槛低、灵活性高。TikTok ToB 端则面向企业客户,通过 TikTok 打造行业 IP、输出短视频内容实现精准获客,比如上个月我们就有位做国内工厂的学员,通过这套玩法拿下了中东 2000 万的大额订单。
当然,市面上还有店群、混剪等其他玩法,但从实际盈利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这三大玩法更具竞争力,能帮助大家在 TikTok 平台实现稳定的商业收益。
4.“五”条流量渠道
最后一个 “5”,指的是 TikTok 赛道的五条核心流量渠道,可理解为推动生意增长的五条 “车道”。这五条渠道分别是商品卡、短视频、直播、达人、投放。
它们并非完全融合,而是各自拥有独立的流量池,即便部分流量池存在交织,也有着明确的边界。正因为如此,不同渠道组合搭配能产生 1+1>2 的放大效果,这也是我一直强调要做渠道组合的核心原因。
很多人忽视渠道组合的重要性,往往专注于单一渠道 “一条道走到黑”。这样做并非不可行,但效果远不如组合玩法。比如先通过达人合作完成种草,再用直播或投放进行转化收割,回笼更多现金流后,再拓展更多达人资源,开展新一轮种草与收割,如此循环就能实现 GMV 的最大化。
尤其今年 7 月即将迎来 GMV Max 的全面开放,渠道组合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 因为 GMV Max 能实现全域流量的整合收割,让流量价值发挥到极致。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