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海关总署11月5日称,自2026年1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单价低于1500泰铢进口商品免税”政策。
这意味着,所有通过电商平台进入泰国的商品,哪怕仅价值1泰铢,也需缴纳进口关税。
这一政策标志着泰国跨境电商免税时代的终结,旨在为本土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对跨境卖家而言,成本与合规的双重挑战已悄然逼近。
01泰国税务巨变从低价免税到全面征税
相关数据显示,泰国每年约有2亿件、总值超400亿泰铢的非法商品流入市场,其中约300亿泰铢的商品依托“1500泰铢以下免税”政策逃避监管。
新规实施后,海关将通过电商平台直接获取商品信息实现全链条监管,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约为10%,再加上7%增值税,预计每年可为国家增加至少30亿泰铢的税收。
此外,泰国海关总署署长表示,海关部门将与 Shopee 和 Lazada 代表会面,确保这些平台调整价格,将进口关税包含在内。同时,相关电商平台还将被要求与泰国当局合作,防止向泰国消费者销售无证和不合格商品。
今年6月,泰国税务局发布第457号公告,要求Shopee、Lazada、TikTok等电商平台对卖家代扣代缴3%的预扣税。
两项政策叠加,意味着跨境卖家的成本结构将发生巨变。
一方面,进口关税将覆盖所有低价商品;另一方面,平台代扣机制将直接压缩卖家利润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泰国此次政策调整并非孤例。
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取消了最低价值豁免,以防止逃税和保护国内生产者。
02新规即将落地跨境卖家“四步走”战略
泰国跨境电商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东南亚地区备受关注的“价值洼地”,2025年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300亿美元。
然而,税收新政的实施将彻底改变现有竞争格局。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此前低价商品可依托1500泰铢的免税额规避关税成本,新政落地之后这一优势将不复存在。
如今距离2026年已经不到2个月的时间,对于卖家而言必须尽快调整。
一是供应链重构。尽快考虑合作泰国本地仓或是海外仓,缩短仓储物流周期,降低运营成本。
二是定价策略调整。需要将关税成本纳入全面成本核算,避免盲目低价竞争。
三是合规能力建设。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卖家,未来在税务合规性方面都需投入更多精力。建议卖家朋友选择专业的服务商进行税务合规申报,避免税务风险。
四是市场多元化布局。采取“主站点+辅助站点”的多站点布局策略,分散单一市场政策风险。
泰国市场的这一变化也反映了东南亚地区的整体趋势,各国正陆续加强电商税务监管力度。
对于卖家而言,只有快速适应政策变化、构建本地化合规能力,才能获得新一轮增长机遇。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