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网购消费者们发现,他们的在线购物选择正被中国品牌悄然占据。
图源:AI
贝恩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电商平台已主导东南亚多国互联网零售市场,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核心市场,这些平台已抢占约50% 的在线零售份额。
这意味着,每两个东南亚网购订单中,就有一个流向中国电商平台。
AliExpress、Lazada、TikTok Shop、Shein和Temu等中国平台通过灵活适应不同市场环境实现快速扩张,标志着该地区数字商业格局的重大转变。
01
格局巨变
图源:AI
从贝恩公司的报告可以看出,东南亚电商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
在印尼、泰国、菲律宾等核心市场,速卖通、Lazada、TikTok Shop、SHEIN和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已狂揽约50% 的在线零售份额。
这一数据不仅证明了中国电商平台的国际化能力,也反映出东南亚消费者购物习惯的转变。
与此同时,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仍在持续扩容。
数据显示,印尼去年GMV达到620亿美元,稳居区域第一;泰国和越南的GMV均为300亿美元,菲律宾则达到200亿美元。
这些数据为中国电商平台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佐证,印证其已迈入全新阶段。
02
中国平台各显神通
中国电商玩家何以在短时间内横扫东南亚市场?核心在于它们“接地气”的凶猛打法。
Temu凭借“砍一刀”的病毒裂变和难以置信的低价,迅速攻占价格敏感型用户,将性价比玩到极致。
SHEIN则依靠柔性供应链的“小单快反”模式,以海量潮流设计和闪电上新速度,牢牢抓住年轻时尚人群。
TikTok Shop更是颠覆传统,将购物深度植入短视频和直播场景,用户刷着视频就下了单,社交电商的能量在东南亚市场爆发。
老牌巨头速卖通和背靠阿里的Lazada则依托成熟生态和本地化深耕,持续巩固自身优势。
这些平台灵活适应不同市场,尤其在购买力尚在爬升的东南亚地区,它们的策略显得格外有效。
03
越南市场:社交电商崛起
图源:网络
越南市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根据Metric发布的2025年前9个月越南电商市场报告,Shopee以56% 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但TikTok Shop的份额已迅速提升至41%,Lazada与Tiki合计市场份额仅占3%。
相比今年第一季度,TikTok Shop在三个季度内的市场份额增加了约6个百分点,反映出消费者向社交电商转移的明显趋势。
2025年前三季度,四大平台的总销售额达305.92万亿越南盾,其中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103.6万亿越南盾,环比增长2.6%,显示出市场复苏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hopee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仅增长4%,增速有所放缓,但TikTok Shop实现了69% 的强劲增长。
其“购物娱乐一体化”模式不断吸引用户,进一步侵蚀传统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
04
淘宝全球化加速
中国电商平台的国际化步伐并不止于东南亚。9月22日,淘宝出海总经理叶剑秋介绍,今年“双11”将首次同步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启动,并以五种不同的语言版本,面向全球消费者。
淘宝出海宣布将在海外市场投入10亿元的营销补贴,帮助10万商家实现“双11”海外成交翻倍的目标。
与其他跨境电商平台不同,淘宝出海提供“0退货退款、0运营成本”的轻资产模式。
商家仅需在原有淘宝店铺签约“出海增长计划”,即可自动同步至海外站点销售,平台兜底退货并提供完整出海链路。
自2024年推出这一计划以来,已经有超过百万商家加入,签约商家GMV增速是整体海外大盘的3倍。
今年“双11”期间,淘宝在境外的12个站点将支持跨境包邮、包退服务,其中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将实现“0门槛包邮”。
05
卖家服务生态完善
图源:网络
随着中国电商平台在东南亚的扩张,一个完整的服务生态系统也在形成,特别是为跨境卖家提供的各类代运营和ERP管理系统。
面向东南亚电商市场的一站式代运营服务已相当成熟,覆盖Shopee(虾皮)和Lazada两大主流平台。
支持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十国站点入驻与店铺代运营。
这些服务内容包括店铺注册、基础装修、产品上架、日常运营、活动策划等核心环节。
同时,专业的ERP系统能自动聚合处理多平台订单,智能匹配最优履约方案,轻松节省20%以上成本,让多平台运营更加高效。
更先进的利润核算功能可通览速卖通、Lazada、TikTok Shop、SHEIN、Temu等60多个平台的盈利情况。
帮助卖家从商品SKU的盈利能力、仓库周转效率,以及运营负责人业绩三个视角进行管理。
06
结语
随着国内电商竞争的日趋激烈,更多中国卖家开始跟随这些平台走向东南亚市场。从选品、物流到运营,一整套完整的中国电商生态系统正在东南亚快速复制。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