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起,TikTok便持续强化监管政策,近期更是对美区卖家启动大规模二审。
面对这场持续的“合规风暴”,平台密集的风控调整使众多跨境卖家应接不暇,仿佛经历着九九八十一难般的严峻考验。
01大量店铺跳“身份验证”
部分卖家反馈,他们突然收到系统违规处罚通知,提示“与其他商店存在可疑或异常活动”,被要求补交身份验证材料,并显示该违规处罚已经执行,如果卖家不同意本次违规判定,可以提交申诉。
事实上,这类处罚并非个例,许多卖家都反馈了相似遭遇。有卖家称,他的平台罚单近日接踵而至,其店铺因再度被判定“与其他商店存在异常活动”,账号评分已骤降至2.5,并面临每日仅10单的限单处罚,感觉店铺都快被封了。
面对这一情况,许多卖家担心如果不处理,店铺是否会面临限单甚至封禁;而若提起申诉,又能否顺利通过,不通过是否将会成为“废店”。
有经验的卖家指出,这类处罚表面上虽是“身份验证”,实则是平台正在进行的风控清理。如卖家放弃申诉或申诉失败,后续很可能将面临流量限制甚至封店处理。
另有卖家分析认为,本轮二审很可能与近期USPS面单政策调整有关,平台为切换至官方面单,从而触发新一轮的身份复核。
无论如何,TikTok美区出现大规模身份验证提示,主要是出于平台对安全与合规要求的进一步强化。TikTok始终致力于维护交易环境的安全可靠,坚决杜绝虚假账户和各类欺诈行为,以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
适逢黑五大促关键阶段,平台进一步升级了风控等级,并持续开展内部风险排查。若多个店铺所售产品的图片、描述或SKU高度相似,可能被系统识别为同一主体运营;发货地址重复,也容易触发平台关联判断,从而要求验证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非首次出现。早在今年一季度,美区就曾触发过一次大规模验证机制,当时有卖家统计,近80%的新店铺都收到二次验证提示。
02TikTok为何此时开启二审?
平台之所以选择在黑五旺季前夕这个关键时间点启动大规模风控,是出于一个“攻防结合”的战略性考量,旨在主动出击净化环境,以确保旺季核心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1.过滤风险账户
大量虚假账号常趁大促注册,企图进行欺诈或套利。在大促前夕进行风控,能抢先识别并冻结这些账户,避免他们在旺季期间“收割”后跑路,直接损害用户和平台利益。
2.合规运营
此举是对所有卖家的一次强烈警示,明确传达平台对合规运营的零容忍态度。尤其是在一季度已有“二审潮”先例的情况下,再次强调了对“一人多店”、“虚假资料”等行为的打击决心。
3.平台战略转型
从电商平台的发展周期来看,TikTok已告别初期的野蛮生长,步入以精细化运营为核心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GMV基数的扩大,平台的首要任务从追求规模增量转向提升货币化率与维护生态健康。
正因如此,本轮审查较年初不仅更为严格,也更显精准,这是TikTok美国电商转向“质量优先”发展模式的明确信号。
大家如遇上述情况,申诉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营业执照、身份证、仓库证明及采购合同等完整材料,法人信息真实性为关键,正常情况下审核可能需要48小时以上,但只要材料齐全、合规,通过率将显著提升。
若你的账号遭遇误判,请及时联系平台客服或AM经理申请人工复核,补充仓库租赁合同、近期采购发票等材料,预计可将申诉成功率提高40%以上。
在全球电商合规化浪潮持续推进的背景下,TikTok平台正积极引导商家以真实、诚信、负责任的态度开展经营,鼓励其深耕优质货源,并通过精细化运营构建可持续的竞争力。
合规商家不仅更容易获得平台的流量倾斜与政策支持,也将在全球化拓展中具备更强的韧性与成长潜力。可以预见,合规已不再只是一项基础要求,而是决定出海企业能否行稳致远的核心竞争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