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关税上涨与平台政策频繁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亚马逊卖家的运营成本已然居高不下。而近期,一笔模糊不清的“其他费用”更成为压在卖家身上的新重负。
不仅金额不明、类目模糊,且溯源无门又申诉不畅,众多卖家深陷其中。
巨额扣费与申诉无门
近期,美国站、欧洲站多位亚马逊卖家反馈被平台扣除了一笔“其他费用”,涉及服装、3C、家居等多个主流类目,几乎覆盖了平台大半品类。
这笔费用最令人诟病的便是既无明确类目划分,也无详细扣费说明,但扣款力度却远超预期——金额从数百美元到数万美元不等。
部分卖家的扣款占同期收入比例甚至超过50%,直接导致账户出现负余额,过去两周的销售额被直接抵消。
“这笔费用占了我同期净收入的50%以上”,卖家Alen检查结算数据时发现被亚马逊收取了约13500美元的“其他费用”,却没有得到平台的任何解释或明细。
他检查了广告费用、存储费用、退款费用等均无问题,而且他并不使用FBA,也不存在运费调整问题。
像Alen这样的卖家并非个例。另一位卖家溜溜原本应该收到一笔回款,结算后账户却直接负债。扣除运费后,平台收走的月费和“其他费用”把她过去两周赚的钱全吞光了。
不同规模卖家均未能幸免:有卖家24个月内累计被收取约4.5万美元;某大型卖家单支付周期就被扣1万英镑;还有卖家为厘清2400多美元“其他费用”的性质,耗时三周才勉强找到头绪。
更反常的是,即便卖家未使用FBA服务、未参与任何促销活动,仍会被收取高额“其他费用”,排除广告费、仓储费等常规支出后,费用来源依旧成谜。
平台机械回复与调查僵局
面对普遍存在的扣费争议,亚马逊既未提供“其他费用”的详细交易报告,也未开通专门的申诉渠道。
多数卖家反馈,向平台提交咨询后,仅能收到“仍在调查中”的机械性回复,且每周重复相同内容,毫无实质进展。
据悉,部分卖家连续提交3次以上申诉仍遭驳回,甚至因所谓“无效索赔”导致账户受限,陷入“想查查不清、想说说不通”的困境。
这种收费容易维权难的现状,让不少卖家只能被迫接受损失。
有细致的卖家发现:和几个月前的账单对比,平台最近似乎调整了费用列出的方式和位置,“其他”项涵盖的费用比之前多了不少。
其核对了相关细节后认为,这些“其他费用”属于订单层面的FBA费用。
隐性成本的多重来源
随着越来越多卖家自发核查账单发现,平台近期悄悄调整了费用列示规则,大幅拓宽了“其他”项的涵盖范围。
结合行业数据与卖家实操经验,这些隐性费用可能包括几个方面。
隐性退货处理费尤为突出。电子产品退货处理费可达售价15%-20%,部分被直接打包进“其他”项;高退货率产品的相关费用还可能因系统延迟或分类错误,未正常显示在“退货管理费用”栏目中。
跨境附加成本也是主要来源之一。国际配送附加费通常为4-8美元/单,未明确标注时极易混入“其他”杂项;超容存储的卖家被收取的仓储附加费,也存在被归入“其他费用”的情况。
此外,模糊服务收费同样不可忽视。亚马逊对产品尺寸的测量误差可能导致了配送费被列为“其他费用”;贴标、打包等增值服务的费用,也时常因标注疏漏被归入其中。
知情人士透露,每年亚马逊从第三方卖家账户抽走数亿美元隐性费用,95%卖家未察觉,持续追问者不足1%。
平台收费机制的长期问题
除了隐性的“其他费用”,亚马逊长期存在的乱收费问题早已屡见不鲜。
有卖家反映:“亚马逊乱收费,还无法投诉。早就没有库存了,还被收取高昂的仓储费。”还有卖家发现“亚马逊收了订单VAT税,没有税号还要收配送费税。”
更讽刺的是,亚马逊搜索结果已沦为“付费游戏”。搜索顶部结果并非最佳匹配项,而是支付最高费用的商品。
排名第一的商品平均比最佳匹配商品贵29%,前四名链接均价高25%,而优质商品平均排在第17位。
卖家被榨走的利润,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有卖家测算,如今每赚1美元就要被平台抽走45-51美分,相比几年前52%-56%的利润占比大幅缩水。
卖家自查与证据保全
在平台未明确费用规则、未完善申诉渠道的现状下,定时核查账单成为卖家应对“其他费用”的唯一防线。
卖家最好每日登录后台查看清单,重点比对“其他费用”与FBA库存报告、广告支出明细、退货记录等数据,排查是否存在重复扣费、错列费用的情况。
同时,将截图扣款记录、保存卖家支持沟通日志,标注“无明细”“未解释”等关键回复。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还需单独梳理国际配送、仓储超容等可能产生附加费的场景,建立费用台账,为后续可能的申诉留存证据。
亚马逊也推出了一些工具帮助卖家管理费用问题。卖家可以利用“报告储存库”判断在特定交易中支付的销售佣金金额,批量下载特定期间的交易数据。
如果发现费用问题,可以通过卖家支持提交研究请求,但必须提供交易日期、认为不正确的佣金金额及理由等文件。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税务合规环境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亚马逊已启动涉税信息直报机制,将所有店铺第三季度涉税信息直接对接至税务机关。
随着亚马逊涉税信息直报机制的实施,平台数据与税务系统的全面对接已成为新常态。
在税务透明化时代,卖家唯有主动合规、精准申报,同时密切关注平台费用变化,才能在新一轮政策监管下实现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