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2,火了。
先回顾一下Sora——
Sora是由 OpenAI 创建的社交媒体风格的 AI 视频生成APP,于 2025 年 9 月下旬发布,由 Sora 2 模型提供支持,允许用户创建和分享ai生成视频,5天内下载量即突破100万,超越ChatGPT。主要功能:
Cameo(客串):允许用户将自己或他人的形象与声音融入 AI 生成的任意场景,此功能需要身份验证。也有一些预设的名人如Sam可以选择。
Remix(混合):支持对视频进行创意改编,用户可以采用现有视频并添加自己的 AI 生成元素,类似于 TikTok 的同款模版。
同步音频:生成同步对话和声音效果以匹配视觉效果,效果可以以假乱真。
分享社区:允许用户分享他们的创作,并提供优先来自朋友的创作。
观看我的朋友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与此前妙鸭相机在女性用户中的迅速普及不同,Sora2的消费级app Sora的视频创作和分享热潮中,男性用户占据了显著的比例,并且发布的频率和数量都比较高。这打破了人像生成AI工具在早期阶段用户群体的传统分布,表明Sora 成功找到一个全新的、高价值密度的用户群体,激发了他们此前没有完全释放的生产力和分享欲。
长期以来,AIGC赛道面临着一个核心矛盾:技术呼声高,但规模化变现难。以Midjourney 为代表的工具,虽然在内容质量上遥遥领先,但其对 Prompt 工程和工作流的门槛要求,使得它们难以成为高频、低门槛的消费级应用。
Sora app 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从生产力工具切入,而是选择了 “AI抖音” 这一内容分发驱动的策略,成功将 AIGC 从 “高门槛生产” 转向 “低成本娱乐与社交分享”。
一、逆向思维:不做“反AI”,只做“全AI”
在各大视频平台纷纷推出 AI 检测、视 AI 内容为洪水猛兽的背景下,Sora 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干脆宣布:“在这里,一切都是假的,请尽情地假。”
这反而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无压力的“游乐场”。用户不必再背负“以假乱真”的心理包袱,创作的羞耻感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的、基于想象力的狂欢。
它打造了一个纯粹由 AI 生成视频构成的社区,彻底释放用户的想象力,也重新定义了内容创作的边界。
二、名人效应:物理世界的情绪锚点
在消费级产品领域,能否在用户首次启动后的 30 秒内产生Aha Moment 至关重要。传统的AIGC 工具需要复杂的Prompt编写,认知门槛高,导致用户在时间-价值 (Time-to-Value) 曲线上爬升缓慢。
为了在虚拟内容中迅速建立用户的情感连接,Sora 巧妙地利用了社会热点和名人效应。尤其是允许用户以 Sam Altman等顶流 AI 行业大佬作为创作的“物理世界锚点”,生成与用户本人互动的超真实视频。
这种体验不仅效果惊艳,更是直接触发了用户的社交分享欲,因为这种二创和多创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表达。Sam Altman个人对这种 “鬼畜”式开源二创的低姿态,更是为这种病毒式传播提供了官方背书。
三、“心智模型”:降低认知门槛的交互革命
Sora 的交互设计,为整个AI产品领域提供了全新思路。尽管ChatGPT 已发布两年,大多数AI应用仍局限于聊天机器人形态——这是一种安全却缺乏创新的交互范式。
我认为真正能够引爆市场的AI消费级产品,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往往具备以下两种特质之一:
1. 旧瓶装新酒:沿用用户最熟悉、心智模型最成熟的交互形态如抖音,来承载全新的AI功能。Sora 借鉴了TikTok的产品布局及沉浸式信息流界面,这意味着用户在打开应用时学习成本趋近于零,可以直接从内容消费过渡到一键生产内容,实现了交互的无缝衔接。
2. 新瓶装旧酒:采用全新且有吸引力的交互界面或叙事机制,去包装传统的AI功能。例如,Tolan通过探索星球和卡通形象的独特设定,为传统的 AI 陪伴聊天机器人功能赋予了全新的情感价值和探索乐趣。
Sora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的成熟,更在于它精准捕捉了用户的心理需求与行为习惯,以“轻量、有趣、易分享”的产品逻辑,打造出一款真正属于普通人的AI现象级视频工具,完成了跨传统用户画像的心智破局,这或许是 AIGC 走向真正大众化的关键一步。
可以预见,AIGC的下一波爆发,将不再局限于虚拟内容的生成,而是与现实世界深度啮合,重塑消费与体验的链条,浅浅预测几个方向:
* 在电商领域,AIGC可直接生成个性化设计商品并联动供应链“一键到家”,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即时制造。eg: 身边有两位朋友正在做该类创业,服装品牌“一见共创”及智能硬件“埃逻科技”。
* 在本地生活领域,系统将自动整合你的消费轨迹,由AI实时生成一部属于你的《一日城市漫游Vlog》,记忆被封装为可传播的数字资产。
* 在直播生态中,不仅会出现永不疲倦的AI定制主播,甚至可生成与你互动的AI虚拟观众,重构内容与关系的边界。
* 在本地生活领域,系统将自动整合你的消费轨迹,由AI实时生成一部属于你的《一日城市漫游Vlog》,记忆被封装为可传播的数字资产。
* 在教育领域,为每个孩子生成个性化教学视频,主讲人是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内容根据孩子的个性匹配,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 在音乐领域,解放普通人的音乐创作生产力,一张自拍一句话生成你的个人mv,大大降低音乐创作的门槛,各种天马行空的场景零成本,超级个体数量剧增。
当AIGC悬浮于虚拟世界,它或许只是少数人的专业工具;可一旦它落地生根,与现实世界深度链接,便将在真实场景中瞬间绽放,迎来“AIGC原生时代”的真正百花齐放。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