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个集装箱高达350 美元”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最新公告,自2025年10月14日起,凡是由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舶在进入美国港口时,都将被征收新的港口使用费。
这一措施是特朗普政府推动“振兴美国造船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显著改变中美贸易的物流成本格局。
港口费具体收费
谁来收?怎么买单?
8月5日,《劳氏日报》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将负责执行新出台的港口费政策,费用将通过一个名为Pay.gov的在线平台收取。船东和运营商需通过该平台及时缴费,否则船只将被禁止靠港、卸货及办理通关手续。Pay.gov平台支持直接从银行账户扣款,无需现金或实物支付,极大简化了缴费流程。
收多少?涨多少?
中国船舶运营方:从2025年10月起,每净吨收费50美元,2028年将提升至140美元,每艘船每年最多征收五次。
非中国运营但中国建造船舶:起征价较低,每净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取较高者),未来将分别提升至33美元和250美元。
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使用中国制造船只的航运企业都将承担额外费用,给众多国际航运公司带来挑战。美国通过此举力图重塑全球航运格局,强化其市场主导地位。
跨境卖家的多重挑战
物流成本明显上涨
每个集装箱的额外费用起步为120美元,预计未来三年内可能上升至250美元。使用中国船东或中国制造船舶的卖家,面临的成本压力将更大。
成本压力向卖家传导:
航运公司有可能将新增费用转嫁给货主,导致跨境卖家的海运费用显著增加,压缩整体利润空间。
物流时效及风险加剧
未按规定缴费的船舶将被禁止靠港和卸货,增加货物滞留风险,影响卖家的补货和库存管理。部分卖家可能被迫提前将库存备入美国仓库(如FBA),这会带来更高的仓储费用和资金占用压力。
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该港口费政策仍存在调整的可能性,因此卖家需要保持持续关注,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以便灵活应对,降低潜在风险。
在国际贸易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卖家应该以变应万变,通过多元化物流通道建设和全球港口控制权布局进行积极应对。面对港口费带来的成本上升和不确定风险,跨境卖家应及时调整运营策略,以减轻影响:
1.拓展多样化物流方案
避免单一依赖中国船东或中国建造船舶,积极开辟国际航线,结合空运、快递等多式联运方式,提高物流灵活性和时效性。
2.优化库存管理布局
合理规划库存,适当增加海外仓储,尤其是墨西哥、加拿大等邻近市场,降低对直航美国航线的依赖,从而缓冲运输成本波动的压力。
3.加强供应链沟通协作
与物流服务商保持密切沟通,明确新增费用的承担与结算细节,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运营风险。
4.持续关注动态
港口费政策尚有调整可能,卖家需保持敏锐洞察,及时调整采购与销售策略,保障供应链稳定和资金流动顺畅。
港口费的调整确实会让跨境卖家面临一些新挑战,物流的成本可能会有所上调,但卖家只要灵活调整发货方式和供应链安排,依然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并在市场变化中找到新机遇。持续关注政策动态和市场趋势,将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迅创名品跨境汇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