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已正式推行二段式标题规则,相关流量分配机制亦同步更新。

亚马逊2个月前发布 Muei
25 0 0

来源:陈先生站外,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从8月开始,亚马逊就一直在推进“二段式标题”政策,现在不仅正式落地,甚至部分类目已经开始“强制展示”。

不少卖家后台没动,前台标题却被自动改成了“主标题+副标题”结构,关键字被抓错、流量掉坑的事屡见不鲜。

到底怎么回事?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把这个“前台标题变脸”的最新规则,一次讲清楚!

亚马逊强制修改前台二段式标题

近期,多位卖家反映,二段式标题机制已进入实际强制执行阶段。即便卖家未对产品标题进行任何修改,后台仍显示原有标题,但前台展示的标题却已被平台自动调整为二段式结构。此外,部分产品的副标题甚至出现被系统抓取无关关键词的情况。

结合卖家反馈,当前二段式标题的前台显示规则极为混乱:

1、部分产品优先被改,排名成关键因素:

在前台搜索结果中,仅排名相对靠前的产品,标题被平台自动篡改;而同一类目下,其余排名靠后的产品仍维持原有标题展示形式,呈现“新旧并存”的割裂状态。

Amazon827225857

亚马逊前台

2、跨端显示不一致,同一产品在不同设备上的标题展示差异:

PC端已呈现二段式标题结构,手机端却依旧保留传统的一段式标题模式。

Amazon0250827225905

电脑端显示二段式标题

Amazon0250827225917

手机端显示原标题

面对产品标题显示异常的情况,有卖家通过向亚马逊客服开Case询问,获得了官方的解释。亚马逊方面表示,这与此前平台推出的“标题分级显示”技术更新有关。

具体来说,更新后前台的标题展示会分为两段:

第一行会以加粗的形式突出显示产品的核心信息,例如品牌和产品品类。

第二行则会展示产品的属性、特征等补充信息。

亚马逊官方称,这样的调整主要是为了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让消费者能更快速、直观地获取商品的关键信息。

Amazon50827225922

客服方面强调,卖家后台的原始标题并未被修改,前台显示为二段式仅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展示效果,不涉及标题内容的实际变动。

对于部分卖家遇到的显示异常,客服建议保持原有标题设置并尝试清理浏览器缓存。

据反馈,已有卖家按此方法操作后显示恢复正常,但该方案的有效性尚不确定,可能仅为个别案例,其他卖家实际使用时效果可能有所不同。

影响两极分化,卖家需警惕

二段式标题并非简单地将原有标题拆开,而是采用“主标题+副标题”的分层设计,其核心目的是帮助用户和算法更高效地获取信息,避免传统长标题在移动端显示不全、核心信息被截断的问题。

然而,对于实际运营的卖家而言,“仅调整前台显示”和“强制修改标题内容”所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

如果新规仅涉及前台展示变化,那么改变主要在视觉层面——即买家看到的标题样式调整,但后台关键词搜索和自然流量的运行机制并未改变,商品仍可通过原有关键词被搜到。

但如果平台全面推行二段式标题并直接改动标题原文,关键词覆盖范围将大幅减少,长尾词流量入口也可能被切断。这将彻底改变商品的搜索排名、自然流量结构及广告投放效果。

目前,行业普遍认为二段式标题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不同站点、不同类目的推进进度不一,前后台标题显示不一致、客服回应不明确等现象,均表明该规则仍处在试探和调整期。

因此,建议卖家不要被动等待,提前适配趋势,降低运营风险:

主动监控与响应:建议你持续关注产品所在类目的前台展示变化,并关注同类目头部卖家的动态,若发现异常或趋势形成,应及时通过开Case等方式反馈和尝试解决,并考虑跟上趋势。

新旧产品区别优化:

对于新品,直接采用图表中所示的二段式结构。

对于有稳定流量的老品,切忌直接修改标题。务必利用亚马逊的 “管理实验”(A/B测试)工具,创建不同的标题版本进行测试,用数据(流量、点击率、转化率)说话,验证有效后再逐步替换,以降低风险。

牢记核心原则:主标题不强行添加卖点,副标题不重复堆砌关键词。

顺应趋势,主动布局:二段式标题是亚马逊明确的趋势,后续大概率会从“灰度测试”逐步过渡到“全面落地”。主动适配不仅能避免被系统“乱改”的风险,还能让你有机会抢占新的流量入口,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希望以上梳理和图表能帮助你更清晰地理解应对策略。对于亚马逊的二段式标题,主动适应变化通常是更好的选择。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