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正在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的新支点。
根据贝恩、淡马锡与谷歌联合发布的《2025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该地区的数字经济在 2025年预计将实现1350亿美元收入,其中电商依旧是最大引擎——GMV 预计增长至3050亿美元,同比提升约15%。
更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带货的渗透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不到 5%,跃升至25%,成为拉动电商增长的关键力量。
而这意味着,东南亚电商正在进入“跨境商业的第二阶段”——从靠流量跑量,走向靠内容、供应链和体系的综合竞争。
平台与卖家的关系,也从“出海”变为“在地共生”:更本地的内容、更快的物流、更稳的政策支撑,正在重塑整个跨境格局。
在这场转向中,TikTok Shop 成为最鲜明的样本。
三年前,它以内容撬开电商;三年后,它用经营深度验证长期主义。
而它的最新季度成绩单,也正在揭示——东南亚,为什么是跨境卖家必须重新理解的主战场。
TikTok电商公布2025Q3成绩单
近日,TikTok Shop 公布了 2025 年第三季度的最新成绩单。 数据显示,平台全球GMV(成交总额)逼近190亿美元,同比翻倍。
其中,美国市场依旧是“速度样本”——单季成交额超过 40 亿美元,增幅超过 120%,直播带货、达人广告和小店电商形成了爆发式增长。
但如果说美国代表的是TikTok电商的“短跑爆发”,那么东南亚,则是它的“长跑曲线”。
在这一季度中,东南亚市场交出了一份更具韧性的成绩单:
泰国 GMV 环比增长 117%,总销售额达 30–35 亿美元;
印尼 GMV 环比增长 110%,继续稳居区域第一;
越南 GMV 环比增长 118%,成为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不同的是,东南亚的增长,并不是靠补贴堆出来的“快燃式繁荣”,而是从底层一点点长出来的。
内容的消费力、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政策的包容度,正在同时发力,让这个市场的增长更稳、更长。
一 内容与商业的融合度远超其他地区
东南亚的增长首先来自于内容生态的成熟。这里的用户并非被广告“刺激”,而是在内容中自然被唤起消费。
TikTok Shop在这一地区跑通的,是“看与买”一体化的消费逻辑——用户并非通过搜索找到商品,而是在视频与直播中完成决策。根据 data.ai与We Are Social 2025 年最新报告,东南亚已经成为 TikTok 全球最大的广告受众区,泰国、印尼等国的用户月度活跃率超过八成,短视频与直播占据了当地移动使用时长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多份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已有超过六成的用户在观看内容后被触发产生购买行为,直播场景的转化率更高。
这种“内容即交易”的机制,让消费更轻、更黏。它不像补贴带来的短期爆发,而是一种日常化的转化:情绪共鸣取代价格竞争,信任取代刺激营销。
需求端因此变得更稳、更长尾,形成了东南亚增长的第一层底气。
二 供应链与跨境基础设施快速下沉
当内容唤起需求,供应链则决定能否兑现。
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东南亚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为90.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3.9亿美元,在预测期内(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14%。
这组数字的背后,不只是消费需求的增长,更是基础设施的全面下沉。
过去几年,各大平台纷纷在区域内加速仓网建设。TikTok Shop 正是其中代表——在印尼、泰国、越南等市场,本地履约比例已超过 60%,发货时效从过去的十天缩短至三天以内。
供应链下沉带来的不只是效率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让跨境供给转化为在地体验,把“距离”变成“信任”。消费者不再等待,品牌能持续交付,增长的确定性,由此被真正建立。
三 政策与平台共振形成市场共识
东南亚能在高增速后保持稳定,关键在于政策与平台找到了“共生关系”。
经历过 2024 年的监管阵痛后,东南亚各国开始着眼整个电商生态的制度重建。
例如,印尼率先推出《电子商务监管法》,明确平台主体、税务申报、跨境商家准入与消费者保护机制;越南在 2025 年上半年更新电商备案与税务征管制度,要求所有跨境交易都需在本地申报;马来西亚也启动跨境卖家税务注册计划等。
这些政策的核心,并非限制,而是确权。它们正在为东南亚电商建立一套可预期、可持续的游戏规则。过去依赖灰度空间的增长模式正被淘汰,长期主义的经营逻辑开始回归。
TikTok Shop 只是最早感知这一变化的平台之一:例如在印尼重启独立电商 App、引入本地支付与仓储体系、强化税务透明,主动融入政策框架,成为“从适应到共建”的样本。
当政策提供确定性,平台提供执行力,一场关于信任的重建便随之展开:政府的信任、商家的信任、用户的信任,共同构筑出东南亚电商的长期秩序。
由此,市场的增长开始从“爆发期”走向“稳定期”:规则更清晰,生态更立体,竞争也更真实。东南亚的持续潜力,不止来自用户与内容的热,更来自政策与体系的稳。
值得一提的是,TikTok Shop 在今年 10 月官宣其东南亚月活跃用户已突破 4.6 亿,较去年同期增长 15%,其中印尼用户 1.6 亿、越南 7000 万、泰国 5000 万,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市场的长期活力。
红利仍在,但竞争逻辑已变
目前东南亚依然是跨境卖家的“希望之地”,但游戏规则,已经悄然改变。
过去两年,TikTok Shop 靠内容驱动和流量红利, 让一批中国卖家实现了从“0到1”的高速增长。然而进入 2025 年,平台正在从“流量分配”走向“经营能力”的比拼。
一方面平台机制正在重塑。
TikTok Shop 不再单纯鼓励低价跑量,而是强化了商品评分、退货率、履约时效等综合指标的权重。以印尼站为例,平台今年上半年正式推行“店铺健康度”体系,对延迟发货、虚假优惠、售后投诉的店铺进行降权处理。
与此同时,算法推荐更偏向稳定履约、内容长期经营的卖家,这意味着谁能持续提供优质内容和稳定体验,谁才能真正留在流量池里。
另一方面品牌打法也在转向。
卖家从“投放思维”走向“整合思维”:从单次爆量,变为持续经营;从追求 GMV,变为追求复购与心智。
内容、投放、客服、物流、广告开户、达人合作……所有环节都在融合,形成新的竞争壁垒。在这个阶段,“懂平台”已经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懂经营、懂节奏、懂转化。
因此,东南亚的竞争不再是“谁先入场”,而是“谁能跑得更久”。
当流量红利退潮,体系能力、策略布局、投放效率,成为决定生死的新三要素。
在这样的格局下,鼎潮文化正成为卖家穿越周期的关键伙伴。
作为 TikTok 官方一级广告代理商,鼎潮以“广告开户+整合投放+创意内容”三位一体的体系,帮助卖家在流量、策略与转化之间建立稳固连接,真正实现从“流量经营”到“品牌经营”的转变。
不同于传统的广告代理商,鼎潮的价值在于——用数据读懂内容,用策略驱动生意。
团队基于 TikTok for Business 全球数据后台进行 ROI 建模与投放优化,结合东南亚本地的文化洞察和内容偏好,为品牌量身定制素材矩阵与达人合作策略。通过实时数据复盘与算法追踪,帮助卖家提升投放效率、降低 CAC(获客成本),实现广告与生意的正循环。
这一能力也获得了平台的正式认可——在 TikTok for Business 官方 2025 Q3 代理商榜单中, 鼎潮文化荣登“高增长本土端口代理商 TOP1”。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其对策略、创意与本地化服务的长期投入,也是其在东南亚电商竞争中持续突破“效率边界”的最佳注脚。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