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跨交会是跨境电商领域集中展示综试区成果、平台服务、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线下线上交流展会,由广东省商务部门指导、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联合主办。展会选址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依托珠三角制造与外贸基础,为跨境电商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面对面洽谈、资源对接、政策解读的综合性场景。广州跨交会自创办以来,始终围绕“交易”核心,通过展览、论坛、直播三大板块,将政府、平台、卖家、服务商、制造商高效串联,形成具有华南特色的跨境电商生态聚会。
展会规模与展区设置
广州跨交会展览面积约5万平方米,现场划分三大核心展区:
跨境电商综试区及出口型产业带展区集中呈现全国各综试区政策优势与地方特色产业带产品;
跨境电商平台及服务商展区汇聚国内外主流平台、支付、物流、SaaS、合规等服务商;
跨境电商供应链展区展示源头工厂、品牌方、设计机构带来的新品及柔性供应方案。
此外,广州跨交会首设跨境电商AI专区与出海社媒专区,前者呈现智能翻译、智能客服、智能投放等技术应用,后者聚焦TikTok、Instagram、YouTube等海外内容平台营销案例及MCN资源。
同期活动与论坛
广州跨交会同期举办开幕式暨第三届中国(广东)RCEP跨境电商交流会,邀请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解读RCEP落地细则,并安排东盟国家驻华商务机构介绍市场准入要点。展会现场另设多场垂直论坛,主题覆盖新兴市场平台运营、独立站DTC品牌打造、跨境物流降本增效、海外仓合规布局、知识产权保护等。广州跨交会还引入线上直播模式,部分论坛通过多语种同步直播,方便无法到场的海外卖家与供应商实时参与互动。
政府与市场协同机制
广州跨交会强调“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
广东省及广州市相关部门在展会现场设立服务窗口,提供企业注册、税务登记、通关便利化、补贴申领等一站式咨询;
行业协会与主办方共同制定参展准入标准,确保展商资质与服务能力。广州跨交会通过官方渠道定向邀约专业贸易观众,重点覆盖珠三角制造企业、外贸公司、品牌商、平台卖家、投融资机构,提升对接效率。
特色专区与新兴合作
广州跨交会在原有展区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新兴市场平台专区,邀请拉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头部平台设立联合展位,安排平台官方经理现场审核店铺、解读品类趋势。
广州跨交会深化与RCEP及东盟地区合作,组织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跨境协会与企业组团参展,举办“东盟好货中国行”配对会,帮助国内卖家对接当地特色产品供应链,同时为东盟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快速通道。
参展平台与头部投入
广州跨交会历年吸引亚马逊、eBay、Shopee、Lazada、AliExpress、Wish 等全球主流平台设立大型展位,2025届展会预计参展平台数量进一步增加,头部平台在展台面积、活动场次、嘉宾规格方面持续加大投入。
各平台在广州跨交会现场发布最新招商政策、品类扶持计划、广告优惠方案,并安排专属团队提供一对一诊断服务。广州跨交会还设置“平台面对面”预约系统,卖家可通过小程序提前锁定与平台经理的洽谈时段,减少现场排队时间。
产业带与供应链联动
广州跨交会突出出口型产业带展示,组织深圳消费电子、广州美妆日化、佛山家居、东莞服装、中山灯饰、汕头玩具等产业集群以“城市名片”形式整体亮相。
各产业带由地方商务部门带队,筛选具备跨境电商供货经验的工厂参展,现场提供小批量快反、OEM/ODM 定制、品牌联名等多种合作模式。
广州跨交会配套举办“源头工厂路演”,让制造商通过十分钟快闪发布新品,卖家可当场验厂、直采样品,实现“看完展即可下单”。
线上线下融合体验
广州跨交会在展馆内搭建多语种直播间,邀请跨境主播现场带货,展商可实时展示产品细节并收集海外买家反馈;同时开通“广州跨交会线上展厅”,将展商信息、展品三维模型、联系方式同步上线,支持预约洽谈与电子名片交换。
展会结束后,线上展厅继续开放一个月,方便未能到场的全球买家补看展品、发起询盘。广州跨交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数据打通,为展商提供观众停留时长、扫码次数、直播观看量等可视化报告,帮助其评估参展效果。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